硅湖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就業情況
硅湖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江蘇省創辦最早的民辦高職院校之一,蘇州市第一所民辦高校,也是昆山歷史上第一所高等院校。
硅湖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就業情況
學院的區位優勢為畢業生帶來了充足的就業機會與廣闊的個人發展前景,同時學院也一貫關注和重視就業工作,與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緊密的校企合作。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6%以上,就業質量好,就業滿意度高。
硅湖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學校由著名教育家、建筑學家梁順才博士和史寶鳳博士夫婦創辦于1998年,已有21年辦學歷史。創辦之初,根據省政府關于同意籌建民辦硅湖大學的批復,學校按一流本科大學要求建設。2002年,教育部批準定名為硅湖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地處江蘇昆山市,背靠蘇州,緊鄰上海,是中國經濟社會最發達、最活躍的長三角核心區域。學校秉承“責任、榮譽”校訓,堅持“立德樹人、產學一體,培養具有創業精神和能力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辦學宗旨,立足蘇州、服務江蘇區域經濟社會和新型產業發展需求,形成了以機電工程、汽車工程等工科為主,經濟、管理、藝術、教育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體系,著力培養高素質創業型技術技能人才。
學院現設有機電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建筑與環境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文化創意學院、兒童發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8個二級學院,開設機電一體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學前教育等34個緊密切合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的應用型專業。現有在校學生5116人。
近三年,全校學生在國家與省級各類專業技能大賽中共獲獎108項,其中國家級獎33項,省級獎75項。畢業生綜合素質高,動手能力強,專業技能證書通過率達98%以上,歷年就業率均達到98%以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率均在95%以上,在江蘇省教育廳2016-2018年度畢業生就業評估中獲“優秀”等級。
學校擁有一支年齡、學歷、職稱、學緣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306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職稱117人(其中正高31人),占專任教師的38.24%;具有研究生學歷的169人(其中博士33人),占專任教師的55.23%;“雙師型”教師176人,占專任教師的57.52%。
近五年,學校共承擔省級及省級學會組織的課題90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63篇,出版教材85部,獲國家專利84項,為區域經濟發展咨詢報告38篇。獲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獲省級優秀社科獎與教師論文及藝術作品獎共21項。2015年,學校順利通過省教育廳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學校建有校內實驗實訓室109個,與省內外企業共建校外實訓基地142個。學校斥巨資建設了國內一流的工業4.0能力中心,包括國內一流水平的智能制造系統和完全達到國家“1+X”證書試點要求的“硅湖-華星”智能制造柔性化系統,以及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硅湖-硅谷”人工智能體驗空間,還包括70多個具有雙向互動的視頻教室,建構了“互聯網+”開放式遠程教育模式,創設了一流的智能學習環境。先后與奧鵬、華星光電、新華三、京東方等大型企業深度合作,與華為、奧鵬簽約合作成立“華奧產業學院”。通過依托這些大型企業“底盤”,向該行業下線中心企業延伸,進行技術開發與創新,并以“股權”形式開展深度聯姻合作,從而開發出新的技術和產品,使企業與學校得以雙贏,學生更是得以快速成才、成功創業,實現了真正的產教融合。這種極具前瞻性的辦學模式,在江蘇乃至全國都具有鮮明的特色。
學校校園占地面積739畝,(已取得土地證面積516畝,生均67㎡);建筑面積24.2萬㎡(已取得房產證17.2萬㎡,生均33.56㎡),其中圖書館面積11888.74㎡,實訓室面積50703.16㎡;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022億元,生均1.9977元;圖書館紙質圖書52.14萬冊,生均102冊,電子圖書13.33萬冊,中外期刊54種,電子期刊8000余種。
面向新時代,硅湖職業技術學院將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理念,堅持“公益性、國際化、應用型”的辦學方針,舉全校之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本科職業教育院校,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昆山中高職學校招生